中国睡眠网,致力于解决全民失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彻底告别失眠痛苦 联系手机:15064057804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生知识

人静为安,事静为顺,心静为胜

作者:中国睡眠网 来源:未知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22-08-13 07:58

修身先静心,心有多静,路就有多宽。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两只羊,放在两种环境当中。

 

一只散养在草原上,每天可以自由行动。

 

另一只拴在木桩旁,又在它旁边拴了一只狼,但是狼咬不到这只羊。

 

一段时间后,散养的那只羊很健壮,拴养的那只羊却死了。

 

它不是被狼吃掉的,而是每天面对狼,担惊受怕而死。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那只被拴住的羊,时时恐慌,处处焦虑。

 

本来稀松平常的事,猜疑多了,便惶惶不安。

 

老子说:“归根曰静。”

 

人生在世,守住一个“静”字,方能回归生命的本然。

 

 

1

 

1

 

人静为安

 

有个间谍被捕,在牢房中装聋作哑,跟逮捕他的人周旋。

 

最后,审讯的人说:“好了,你可以走了。”

 

这个间谍仍然平静如水,好像完全没有听懂这句话,最终救了自己的命。

 

在生命的长河里,难免会有激流险滩。

 

不慌张,不畏缩,方能柳暗花明。

 

诸葛亮以空城计胜司马懿,这是“静”下来的智慧。

 

苏轼屡次被贬,而看淡风雨人生,这是“静”下来的从容。

 

一静,可以制百动。静下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人能平心静气,便会有一种力量,帮助我们走好脚下每一步。

 

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大学》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人生无常,能静下来,沉着应对,才能踏平坎坷,摆脱艰难。

 

 

2

事静为顺

 

翁同龢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能干成事的人,并不是没有挫折,而是他们遇事不慌张。

 

活得通透的人,不是没有低谷,而是跌倒了又悄悄的爬起来。

 

曾国藩每当焦虑时,便会静坐。即使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他也先让自己静下来,再做决策。  

 

他说:“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曾国藩年轻时轻浮张狂,惹恼了很多朝廷官员,弄得自己寸步难行。

 

之后,他回家反省,以写日记的方式打磨自己。

 

当他再度出山,十年之间,连升十级。

 

不管官职高低,他始终坚持“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升至二品大员后,按照清朝制度,要从蓝色轿子换成绿色的八抬大轿。

 

曾国藩却仍然乘坐之前的蓝色轿子,轿子前既没有引路官,也没有扶轿子的人。  

 

反观曾国藩的一生,正是不断祛除浮躁,稳中求进,从而成就了他一代大儒的传颂。

 

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层次越高的人,越能安于朴素,不为浮华所囚,踏踏实实走得远。

 

 

3

心静为胜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国王召集全国优秀的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最后,从入围画作中挑出两幅,进行评比,悬以重赏。 

 

第一幅,画的是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群山,点缀着如絮白云。

 

第二幅,画的是崎岖的山,天空下着大雨,山脚下翻腾着瀑布。

 

靠近些看,瀑布后面有个细小的树丛,上有一个鸟巢,雌鸟安坐巢中。  

 

国王看罢,选择了后者。  

 

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泥沙俱下,但是,只要自己内心平静,外界便鸦雀无声。

 

修身先静心,心有多静,路就有多宽。 

 

点个“在看”,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共勉!

猜你需要

老来历经千万事,活出自

老来历经千万事,活出自

活出自己,就不枉来这人间一趟。 觉心赠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在知天命的年纪,写下这样一首诗,气势磅礴而又淡定真挚...

2022-08-17 14:43:39

人静为安,事静为顺,心

人静为安,事静为顺,心

修身先静心,心有多静,路就有多宽。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两只羊,放在两种环境当中。 一只散养在草原上,每天可以自由行动。 另一只拴在木桩...

2022-08-13 07:58:01

冥想与脑科学 | 大脑具有

冥想与脑科学 | 大脑具有

你是否也在经历着以下困扰? 明明想要认真工作或学习,却放不下手中的手机。网络上无限量供应的新鲜话题下,每个人都在屏幕上表演自己的最佳状态。...

2022-07-27 09:48:01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鲁ICP备2021033240号

联系手机:15064057804 Copyright © 2021 www.cnshuimian.com 中国睡眠网 版权所有

扫码加微信

祝你早日告别失眠

人静为安,事静为顺,心静为胜

作者:中国睡眠网 发布时间:2022-08-13 07:58

修身先静心,心有多静,路就有多宽。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两只羊,放在两种环境当中。

 

一只散养在草原上,每天可以自由行动。

 

另一只拴在木桩旁,又在它旁边拴了一只狼,但是狼咬不到这只羊。

 

一段时间后,散养的那只羊很健壮,拴养的那只羊却死了。

 

它不是被狼吃掉的,而是每天面对狼,担惊受怕而死。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那只被拴住的羊,时时恐慌,处处焦虑。

 

本来稀松平常的事,猜疑多了,便惶惶不安。

 

老子说:“归根曰静。”

 

人生在世,守住一个“静”字,方能回归生命的本然。

 

 

1

 

1

 

人静为安

 

有个间谍被捕,在牢房中装聋作哑,跟逮捕他的人周旋。

 

最后,审讯的人说:“好了,你可以走了。”

 

这个间谍仍然平静如水,好像完全没有听懂这句话,最终救了自己的命。

 

在生命的长河里,难免会有激流险滩。

 

不慌张,不畏缩,方能柳暗花明。

 

诸葛亮以空城计胜司马懿,这是“静”下来的智慧。

 

苏轼屡次被贬,而看淡风雨人生,这是“静”下来的从容。

 

一静,可以制百动。静下来,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人能平心静气,便会有一种力量,帮助我们走好脚下每一步。

 

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大学》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人生无常,能静下来,沉着应对,才能踏平坎坷,摆脱艰难。

 

 

2

事静为顺

 

翁同龢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能干成事的人,并不是没有挫折,而是他们遇事不慌张。

 

活得通透的人,不是没有低谷,而是跌倒了又悄悄的爬起来。

 

曾国藩每当焦虑时,便会静坐。即使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他也先让自己静下来,再做决策。  

 

他说:“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曾国藩年轻时轻浮张狂,惹恼了很多朝廷官员,弄得自己寸步难行。

 

之后,他回家反省,以写日记的方式打磨自己。

 

当他再度出山,十年之间,连升十级。

 

不管官职高低,他始终坚持“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升至二品大员后,按照清朝制度,要从蓝色轿子换成绿色的八抬大轿。

 

曾国藩却仍然乘坐之前的蓝色轿子,轿子前既没有引路官,也没有扶轿子的人。  

 

反观曾国藩的一生,正是不断祛除浮躁,稳中求进,从而成就了他一代大儒的传颂。

 

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层次越高的人,越能安于朴素,不为浮华所囚,踏踏实实走得远。

 

 

3

心静为胜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国王召集全国优秀的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最后,从入围画作中挑出两幅,进行评比,悬以重赏。 

 

第一幅,画的是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群山,点缀着如絮白云。

 

第二幅,画的是崎岖的山,天空下着大雨,山脚下翻腾着瀑布。

 

靠近些看,瀑布后面有个细小的树丛,上有一个鸟巢,雌鸟安坐巢中。  

 

国王看罢,选择了后者。  

 

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静在心,不在境。”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泥沙俱下,但是,只要自己内心平静,外界便鸦雀无声。

 

修身先静心,心有多静,路就有多宽。 

 

点个“在看”,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共勉!

猜你需要

中国睡眠网 版权所有 联系手机:15064057804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64057804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