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网,致力于解决全民失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彻底告别失眠痛苦 联系手机:15064057804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表现

睡眠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失眠了应该怎么办……

作者:中国睡眠网 来源:未知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22-09-03 16:10


或许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时刻,坐在公共交通里面,规律的摇晃让你昏昏欲睡;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又睡了过去。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在这种时候自己想睡觉呢?是因为前一天晚上的睡眠不足,还是只是单纯地因为放松下来。

 

睡眠是如何“运作”的

Sleep

2005年,著名的睡眠专家J. Allan Hobson在Nature杂志里提出睡眠是在人的大脑里产生的,由大脑调控。而大脑对睡眠的调控,分为三方面:

 

1

恒定机制

 

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会遵循守恒定律,睡眠也是一样。每个人的睡眠量都是相对稳定的,前一天晚上睡得少了,今天晚上就会睡得很沉,白天的时候睡得过多,夜晚的时候就会睡不着。睡眠就像一个额定的杯子,水多水少都不好,只有适量(根据个人日间能完成工作学习而没有疲惫状态来定)才能让我们的身体维持整个日常的运作。

 

除了睡眠量之外恒定性还包括了睡眠驱动力,就像前文说的,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想睡觉,可以是前一天的睡眠不足增加了驱动力,也可以是外界环境例如白噪音,运动过后等等,在身体产生疲劳以后增加了驱动力。驱动力可以在夜晚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睡眠,也可以让我们原本可能质量并不好的睡眠得到一个深入的状态,让身体充分休息。

 

图片

 

所以说,大脑的这块恒定机制,至关重要。恒定机制主要由位于下视丘的神经核来控制,睡眠驱动会影响神经核的活跃状态,调控体内的腺苷酸。腺苷酸是主要的神经调控物质,随着人体清醒时间的延长,腺苷酸的量和浓度会上升,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困倦感,睡眠时会分解,浓度下降直到我们清醒。

 

在恒定机制下,睡眠量和睡眠驱动决定了我们的睡眠质量,睡眠驱动越大,睡眠的需求就越迫切,在达到一定的睡眠量让腺苷酸下降以后,我们自然而然也就醒来了。

 

2

生理时钟

 

大脑调控了我们的行为,相对的,我们的行为也可以反馈给大脑。那么大脑是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产生睡眠的欲望的呢?除了恒定机制,还有另一个生理上的重点,生物钟。

 

1972年,法国科学家Michel Siffre在德克萨斯州的一个洞穴里面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实验,发现人类和哺乳动物一样,体内都有一个自然遵循的生物钟,且这个生物钟和洞穴外的人稍稍不同,是24小时30分钟。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影响了我们(洞穴外的正常人)和他们(遵循体内生物钟)的时间呢?答案是日照。

 

图片

 

古语有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前开始人类就遵照着这样的作息进行劳作和休息直到今天,研究发现,如果跟着日出时间而起床,日落时间而结束一天的工作,让眼睛接收到“日照讯息”,一段时间过后我们身体里的生物钟就会和日照融合,达到每天“跟着太阳起床”的状态。

 

而由于“钟”代表的是一种“定时”的概念,达到跟着时间走的状态以后在固定时间就会困乏或清醒,不管前面睡得多或睡得少,而这个,也是睡眠运作的一个重点。生理时钟的中枢位于下视丘的上视交叉神经核,它会随着一天不同的时间以将近二十四小时一个周期的规律放电。人脑内有一个叫“松果体”的神经结构,在光线的调控下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就是让我们产生困倦的重要因素。

 

3

清醒系统

 

恒定系统和生物钟同时影响着我们的睡眠状态,另外一个让白天产生腺苷夜晚分泌褪黑素等等和前两个辅助进行的就是第三个,清醒系统。清醒系统顾名思义是睡眠结束以后的睁开眼的时间,放在任何一个睡眠动作里面,困—睡觉—清醒都是一个完整的机制,而清醒系统除了影响着前面的睡眠,还影响着后续的日常活动。

 

我们的睡眠分为五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而清醒最容易发生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比如短期睡眠,如果没有及时醒过来进入了深度睡眠,强行被叫醒就会有越睡越疲惫的感觉,但同理长睡眠如果早早醒来而没有及时入睡,睡眠质量又会大幅度下降。

 

猿猴时期人类的祖先和现代人们的睡眠时间不同,在危机四伏的夜晚,即使是找到了足够安全的地方睡觉,体内的清醒机制也会随时准备着一旦遇到危险就立刻战斗或者逃跑,这一份机制进化而来控制着当代人在工作学习中的清醒时间,和睡眠相对。

 

图片

 

所以,当夜晚神经感受到了压力之后会触发清醒系统,例如睡眠中被意外事件惊醒,睡意全无,身体觉察到现在处于压力状态,从而保持清醒来应对压力。那么,降低夜晚的清醒对睡眠质量来说就无比重要了。

 

清醒系统的主要神经机制位于脑干的网状活化系统,释放神经化学物质,唤醒大脑。主要的作用机制有背侧通路:刺激视丘内侧,活化大脑皮质;腹侧通路:刺激下视丘外侧及前脑底侧,抑制睡眠系统,活化大脑。

清楚了大脑对睡眠的调控以后,关于失眠是如何造成的我们也能大概清晰一点,不是因为睡眠驱动少了就是生物钟紊乱,并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日常的压力大了以致于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或战或跑”的清醒状态,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就是必须探讨的问题。

图片
猜你需要

一份专家给的睡眠拯救指

一份专家给的睡眠拯救指

每次去爬山或者徒步,总能遇到不少装备齐全的运动爱好者,除了打扮得很专业之外,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年纪都不小,如果留意他们聊天,...

2022-09-18 18:46:37

睡眠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睡眠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或许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时刻,坐在公共交通里面,规律的摇晃让你昏昏欲睡;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又睡了过去。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在这...

2022-09-03 16:10:54

为什么一下雨就打瞌睡?

为什么一下雨就打瞌睡?

立秋 之后,南北方迎来雨季。 一声落叶一声秋。 秋天的清晨,微凉,如果窗外响起淅淅沥沥的雨声,就越发觉得是睡觉的好时光啊。 为什么一到下雨天就...

2022-08-18 20:49:20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鲁ICP备2021033240号

联系手机:15064057804 Copyright © 2021 www.cnshuimian.com 中国睡眠网 版权所有

扫码加微信

祝你早日告别失眠

睡眠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失眠了应该怎么办……

作者:中国睡眠网 发布时间:2022-09-03 16:10


或许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时刻,坐在公共交通里面,规律的摇晃让你昏昏欲睡;或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又睡了过去。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在这种时候自己想睡觉呢?是因为前一天晚上的睡眠不足,还是只是单纯地因为放松下来。

 

睡眠是如何“运作”的

Sleep

2005年,著名的睡眠专家J. Allan Hobson在Nature杂志里提出睡眠是在人的大脑里产生的,由大脑调控。而大脑对睡眠的调控,分为三方面:

 

1

恒定机制

 

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会遵循守恒定律,睡眠也是一样。每个人的睡眠量都是相对稳定的,前一天晚上睡得少了,今天晚上就会睡得很沉,白天的时候睡得过多,夜晚的时候就会睡不着。睡眠就像一个额定的杯子,水多水少都不好,只有适量(根据个人日间能完成工作学习而没有疲惫状态来定)才能让我们的身体维持整个日常的运作。

 

除了睡眠量之外恒定性还包括了睡眠驱动力,就像前文说的,我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想睡觉,可以是前一天的睡眠不足增加了驱动力,也可以是外界环境例如白噪音,运动过后等等,在身体产生疲劳以后增加了驱动力。驱动力可以在夜晚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睡眠,也可以让我们原本可能质量并不好的睡眠得到一个深入的状态,让身体充分休息。

 

图片

 

所以说,大脑的这块恒定机制,至关重要。恒定机制主要由位于下视丘的神经核来控制,睡眠驱动会影响神经核的活跃状态,调控体内的腺苷酸。腺苷酸是主要的神经调控物质,随着人体清醒时间的延长,腺苷酸的量和浓度会上升,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困倦感,睡眠时会分解,浓度下降直到我们清醒。

 

在恒定机制下,睡眠量和睡眠驱动决定了我们的睡眠质量,睡眠驱动越大,睡眠的需求就越迫切,在达到一定的睡眠量让腺苷酸下降以后,我们自然而然也就醒来了。

 

2

生理时钟

 

大脑调控了我们的行为,相对的,我们的行为也可以反馈给大脑。那么大脑是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产生睡眠的欲望的呢?除了恒定机制,还有另一个生理上的重点,生物钟。

 

1972年,法国科学家Michel Siffre在德克萨斯州的一个洞穴里面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实验,发现人类和哺乳动物一样,体内都有一个自然遵循的生物钟,且这个生物钟和洞穴外的人稍稍不同,是24小时30分钟。

 

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影响了我们(洞穴外的正常人)和他们(遵循体内生物钟)的时间呢?答案是日照。

 

图片

 

古语有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前开始人类就遵照着这样的作息进行劳作和休息直到今天,研究发现,如果跟着日出时间而起床,日落时间而结束一天的工作,让眼睛接收到“日照讯息”,一段时间过后我们身体里的生物钟就会和日照融合,达到每天“跟着太阳起床”的状态。

 

而由于“钟”代表的是一种“定时”的概念,达到跟着时间走的状态以后在固定时间就会困乏或清醒,不管前面睡得多或睡得少,而这个,也是睡眠运作的一个重点。生理时钟的中枢位于下视丘的上视交叉神经核,它会随着一天不同的时间以将近二十四小时一个周期的规律放电。人脑内有一个叫“松果体”的神经结构,在光线的调控下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就是让我们产生困倦的重要因素。

 

3

清醒系统

 

恒定系统和生物钟同时影响着我们的睡眠状态,另外一个让白天产生腺苷夜晚分泌褪黑素等等和前两个辅助进行的就是第三个,清醒系统。清醒系统顾名思义是睡眠结束以后的睁开眼的时间,放在任何一个睡眠动作里面,困—睡觉—清醒都是一个完整的机制,而清醒系统除了影响着前面的睡眠,还影响着后续的日常活动。

 

我们的睡眠分为五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而清醒最容易发生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比如短期睡眠,如果没有及时醒过来进入了深度睡眠,强行被叫醒就会有越睡越疲惫的感觉,但同理长睡眠如果早早醒来而没有及时入睡,睡眠质量又会大幅度下降。

 

猿猴时期人类的祖先和现代人们的睡眠时间不同,在危机四伏的夜晚,即使是找到了足够安全的地方睡觉,体内的清醒机制也会随时准备着一旦遇到危险就立刻战斗或者逃跑,这一份机制进化而来控制着当代人在工作学习中的清醒时间,和睡眠相对。

 

图片

 

所以,当夜晚神经感受到了压力之后会触发清醒系统,例如睡眠中被意外事件惊醒,睡意全无,身体觉察到现在处于压力状态,从而保持清醒来应对压力。那么,降低夜晚的清醒对睡眠质量来说就无比重要了。

 

清醒系统的主要神经机制位于脑干的网状活化系统,释放神经化学物质,唤醒大脑。主要的作用机制有背侧通路:刺激视丘内侧,活化大脑皮质;腹侧通路:刺激下视丘外侧及前脑底侧,抑制睡眠系统,活化大脑。

清楚了大脑对睡眠的调控以后,关于失眠是如何造成的我们也能大概清晰一点,不是因为睡眠驱动少了就是生物钟紊乱,并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日常的压力大了以致于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或战或跑”的清醒状态,那么如何对症下药,就是必须探讨的问题。

图片
猜你需要

中国睡眠网 版权所有 联系手机:15064057804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64057804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