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网,致力于解决全民失眠、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彻底告别失眠痛苦 联系手机:15064057804
作者:中国睡眠网 来源:未知 浏览:次 发布时间:2022-05-27 15:25
当我们身处焦虑、抑郁的情绪时,我们会如何对待自己呢?
大部分前来咨询的人,对待自己的态度都有些苛刻,他们会认为自己看似衣食无忧、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但是却被抑郁、焦虑所打倒,是一件很愧疚的事情,而当我问道:“你觉得对谁感到愧疚呢?”他会说出一大串名字,包括配偶、孩子、父母、朋友、领导及同事,而再问他对自己的态度,则得出的结论都是自责。
我们总是对别人感到愧疚,没有及时完成工作、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发了脾气、没能帮上朋友的忙,即便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我们希望自己能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但对于自己却略显苛刻。
于是,我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没有做好的事情上,那么,这种愧疚感长时间的积压,终将把我们压倒。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就是表示对自己充满同情,这种同情不仅体现在生活陷入困苦挣扎中,我们可以对自己仁慈和宽容一些,同样,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安心享受生活和自我肯定。
我们来看一下,学会“自我同情”会带给我们哪些改变: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自我批评的我们会认为:我活该倒霉;而自我同情的我们会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期,当经历痛苦时,我们需要爱和支持;当遇到某种失败时,自我批判的我们会认为:我是个失败者,而自我同情的我们感受到的是:当生活出现挑战时,我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学习和成长;当我们遭受到重大变故时,自我批判的我们会认为:我的余生将充满痛苦和失败;而自我同情的我们会看到:无论我做什么,有些困难总是难免的。但是,生命中仍然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我应该看到它们。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自我同情”带来的力量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开始学习一下,如何拥有这项可以让自己更加幸福的技能吧。
下面,我们要做的练习叫做“观息法”,我们可以通过4个步骤来完成
1、选择安静且不被打扰的环境,以盘腿姿态端坐,挺胸抬头,闭上双眼。将注意力专注在鼻孔处的呼吸进出上,就只是观察(感觉、专注)鼻孔的呼吸进出。注意:身体不要依靠任何东西,保持抬头挺胸。
2、除了呼吸的进出外,无论头脑产生什么念头、想法,是紧张、焦虑、不安、烦躁、愤怒,还是身体产生什么感觉,是酸、痒、麻、痛、热、涨、冷、缩,都只是保持平常心,也就是说不去管它们,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续地观察呼吸的进出。
3、练习中,就只是观察呼吸进出,不去思考、分析、解决、评判任何的问题。如果走神了,就拉回到呼吸上,走神了,就再拉回来,就只是观察呼吸的进出。
4、每次以20分钟为基础,每天最好保持早、晚各一次。练习一段时间后,延长每次的练习时间,直到每次做到1小时为最佳。
在练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息法不是尝试去体验一些你读到、听闻或想象的东西,就只是如实地观察鼻孔范围的呼吸进出。除此之外,就只是保持觉知及平常心。
2、对身心所体验到的现象,不管是愉悦的,还是不愉悦的,轻松地接受,并保持觉知,保持平常心。
3、注意力只是放在当下的呼吸上,不沉湎过去的思想中,不陷入未来的想象中。
4、你是否在贪求、在寻找什么东西,是否在排斥、在抵抗什么东西,这都不是平常心。
5、不要尝试去营造什么东西,也不要去排斥正在发生的东西,你只要保持觉知,保持平常心即可。
当这个练习持续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将抛开那些对别人的过多的责任感,放下对自己与他人的苛责,可以平和地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法,然后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带来的一切,那些好的,以及坏的。
要知道,你原本就值得被爱着,被别人,更被自己,从今天开始,对自己更好一些吧。
当我们身处焦虑、抑郁的情绪时,我们会如何对待自己呢? 大部分前来咨询的人,对待自己的态度都有些苛刻,他们会认为自己看似衣食无忧、家庭美满、...
2022-05-27 15:25:59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抑郁症。 抑郁症,别称忧郁症、抑郁障碍,属于常见的精神类疾病。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2022-05-23 15:36:41
每1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有抑郁症!!! 这个数据让小编不寒而栗,那意味中国也有亿万人存在抑郁的倾向。抑郁症是什么?很难具体回答,有人说:一千...
2022-05-18 15:10:13
作者:中国睡眠网 发布时间:2022-05-27 15:25
当我们身处焦虑、抑郁的情绪时,我们会如何对待自己呢?
大部分前来咨询的人,对待自己的态度都有些苛刻,他们会认为自己看似衣食无忧、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但是却被抑郁、焦虑所打倒,是一件很愧疚的事情,而当我问道:“你觉得对谁感到愧疚呢?”他会说出一大串名字,包括配偶、孩子、父母、朋友、领导及同事,而再问他对自己的态度,则得出的结论都是自责。
我们总是对别人感到愧疚,没有及时完成工作、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发了脾气、没能帮上朋友的忙,即便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我们希望自己能为别人多做一些事情,但对于自己却略显苛刻。
于是,我们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没有做好的事情上,那么,这种愧疚感长时间的积压,终将把我们压倒。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一项很重要的技能:自我同情
自我同情,就是表示对自己充满同情,这种同情不仅体现在生活陷入困苦挣扎中,我们可以对自己仁慈和宽容一些,同样,在一帆风顺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安心享受生活和自我肯定。
我们来看一下,学会“自我同情”会带给我们哪些改变: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自我批评的我们会认为:我活该倒霉;而自我同情的我们会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低谷期,当经历痛苦时,我们需要爱和支持;当遇到某种失败时,自我批判的我们会认为:我是个失败者,而自我同情的我们感受到的是:当生活出现挑战时,我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学习和成长;当我们遭受到重大变故时,自我批判的我们会认为:我的余生将充满痛苦和失败;而自我同情的我们会看到:无论我做什么,有些困难总是难免的。但是,生命中仍然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我应该看到它们。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感受到了“自我同情”带来的力量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开始学习一下,如何拥有这项可以让自己更加幸福的技能吧。
下面,我们要做的练习叫做“观息法”,我们可以通过4个步骤来完成
1、选择安静且不被打扰的环境,以盘腿姿态端坐,挺胸抬头,闭上双眼。将注意力专注在鼻孔处的呼吸进出上,就只是观察(感觉、专注)鼻孔的呼吸进出。注意:身体不要依靠任何东西,保持抬头挺胸。
2、除了呼吸的进出外,无论头脑产生什么念头、想法,是紧张、焦虑、不安、烦躁、愤怒,还是身体产生什么感觉,是酸、痒、麻、痛、热、涨、冷、缩,都只是保持平常心,也就是说不去管它们,你所要做的就是持续地观察呼吸的进出。
3、练习中,就只是观察呼吸进出,不去思考、分析、解决、评判任何的问题。如果走神了,就拉回到呼吸上,走神了,就再拉回来,就只是观察呼吸的进出。
4、每次以20分钟为基础,每天最好保持早、晚各一次。练习一段时间后,延长每次的练习时间,直到每次做到1小时为最佳。
在练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观息法不是尝试去体验一些你读到、听闻或想象的东西,就只是如实地观察鼻孔范围的呼吸进出。除此之外,就只是保持觉知及平常心。
2、对身心所体验到的现象,不管是愉悦的,还是不愉悦的,轻松地接受,并保持觉知,保持平常心。
3、注意力只是放在当下的呼吸上,不沉湎过去的思想中,不陷入未来的想象中。
4、你是否在贪求、在寻找什么东西,是否在排斥、在抵抗什么东西,这都不是平常心。
5、不要尝试去营造什么东西,也不要去排斥正在发生的东西,你只要保持觉知,保持平常心即可。
当这个练习持续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将抛开那些对别人的过多的责任感,放下对自己与他人的苛责,可以平和地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法,然后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带来的一切,那些好的,以及坏的。
要知道,你原本就值得被爱着,被别人,更被自己,从今天开始,对自己更好一些吧。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064057804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